课程编号:T1710331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授课学期:第一学期
先修课程、后读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专业:本科所有专业
开课系:公共课教学部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通识课程,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的国情,了解现代中国革命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增强学生对资本帝国主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本课程通过教师运用正确的史论,客观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的讲授和演示,以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研究领域。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好本门课程,要做到学习重要文献资料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学习理论与了解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要求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把握中国人民“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规律;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共有教学课时48节,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该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内容、案例辩论、视频教学等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程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期末总评成绩100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实践和课程作业四方面内容评定;期末考试采取笔试。考试要求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把握中国人民“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规律;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八十年
教学目的: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了解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建性质;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教学重点: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寻找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认识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及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内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教学目的:了解外国势力侵华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了解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斗争的历史,认识反侵略斗争的意义以及其中所折射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中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分析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与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列强对华行动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内容: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教学目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均为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积极探索,科学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探索最终都找不到实现中国独立和富强之出路的根本原因,理解这些探索的失败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和逻辑起点。
教学重点:认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科学分析这些探索的历史地位与历史局限性。
教学难点:分析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内容: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辛亥革命的失败
教学目的:了解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历史条件,认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伟大意义;了解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重点:认识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天翻地覆的三十年
教学目的:了解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三座大山”的重压和两个中国之命运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所受的“三座大山”的重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及其政治代表;比较分析近代中国三种建国方案。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内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学目的:了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内涵及意义,认识其后期转向中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特征。
教学重点:认识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内容: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教学目的:了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新局势,认识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了解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领会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了解长征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领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与进步性。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内容: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
教学目的: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了解敌后游击战争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认识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及弱国战胜强国的成功范例,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国民党政府既抗战又反共反人民的两面立场。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内容: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教学目的:了解战后时局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是此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认识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了解“第三条道路”破产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客观真理的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人民共和国的创建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教学难点:第三条道路幻灭的原因分析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8)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教学目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教学重点: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经过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历史;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过的历史进程
教学难点: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开辟新纪元、走上新道路。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认识中国实行国家工业化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理解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教学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教学难点: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与发展的基础性。
教学内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内容:良好的开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共产党人为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发展道路所付出的努力及其取得的初步成果;了解探索过程中的两种发展趋势,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和重要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就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果。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科学分析其原因。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连续发展
教学内容: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目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意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发展的历史行程,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了解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理论成果,认识新阶段共产党人的两种创新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认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
教学难点:从改革开放实践逐步深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之关系的角度,分析新时期共产党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之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目的:了解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认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教学重点: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大以来砥砺奋进的五年;
教学难点:理解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原因,掌握四个全面战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梦的实现途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依据。
教学内容: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 |
内容 |
课时 |
备注 |
上编综述 |
风云变幻八十年 |
2 |
|
第一章 |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4 |
|
第二章 |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4 |
|
第三章 |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4 |
|
中编综述 |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
2 |
|
第四章 |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4 |
|
第五章 |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4 |
|
第六章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6 |
|
第七章 |
为新中国而奋斗 |
2 |
|
下编综述 |
辉煌的历史进程 |
2 |
|
第八章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2 |
|
第九章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2 |
|
第十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连续发展 |
4 |
|
第十一章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6 |
|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编: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4月
参考书: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毛泽东文集》(第1.2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文集》(第3.4.5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6.
[5]《毛泽东文集》(第6.7.8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1.
[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18.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