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思政课走深走实,6月15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前往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开展“双师同堂”实践教学。主讲教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杨明华,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讲解员李瑶娣。本次活动,得到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的大力支持,在前期的沟通协调下得以顺利开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实践教学中,两位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什么是中国革命道德、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展开授课。
在纪念馆现场,李老师讲述了秋收起义过程,分享了第一面军旗诞生的故事、卢德铭英勇牺牲的故事、余经邦毁容为革命的故事、何参谋筹粮的故事、七块铜钱的故事,杨老师详细讲解了秋收起义过程中如何形成中国革命道德的雏形。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驻足观看展柜中陈列的珍贵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包括当年起义部队使用过的枪支、军旗复制品、革命传单等实物资料,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秋收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伟大开端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
授课过程中,杨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引发学生思考,现场同学们进行了分组讨论,现场氛围热烈,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杨老师总结道: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的红色基因,弘扬中国革命道德,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革命道德是我们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我们过去、现在和将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千难万险的重要精神动力。
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专题性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场馆全面客观地展示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伟大革命史实,陈列重点反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的背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军旗在修水设计、制作、升起,师部和第一团以及第二、三、四团在秋收起义中的经历,修水地方党组织和农会、工会以及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并参加秋收起义的史实,突出毛泽东和参加秋收起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讴歌秋收起义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使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的历史功勋。
此次实践活动是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推进我省“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的校馆合作,不断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年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